濱松祭典每年於5月3日、4日和5日在靜岡縣濱松市舉行,該市位於日本中部地區。
隨著2025年濱松祭典的臨近,我們想向您介紹這個祭典。
濱松祭典提供令人興奮的活動,包括壯觀的「風箏大戰」,吸引超過170個城鎮參與,以及璀璨的「御殿屋台遊行」,80多輛華麗的花車在夜晚照亮街道。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這個活動讓參與者和觀眾都充滿了興奮與喜悅。
一年從祭典開始,亦以祭典結束。
濱松市民的活力以驚人的方式爆發出來!
這是一個慶祝第一個孩子誕生的祭典。
社區共同慶祝,祈願孩子們健康成長。
白天,慶祝孩子誕生的首批風箏在中田島風箏揚放場高高飄揚。
到了夜晚,市中心成為壯麗的御殿屋台花車的舞台,展現著美麗與優雅的精彩競技。
濱松祭典的另一個獨特特色是它是一個「城市祭典」。這是一個與神社或寺廟儀式無關的「市民祭典」。
濱松祭典的起源據說可以追溯到約450多年前的永祿年間(1558~1569年),當時統治濱松的引間城主為慶祝長子誕生,在城中高高放起風箏,這被認為是風箏揚放的起源,但並未有確鑿的記錄。
據說,這個祭典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逐漸成形,並在明治時代(1868–1912年)變得更加熱鬧,當時風箏大戰的傳統變得更加正式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正時代(1912–1926年)時,曾在各地舉行的風箏揚放活動被統一,並於現在的「和地山公園」舉行了大凧合戰。(目前則在中田島凧揚會場舉行)
這個祭典一直持續舉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並在戰後兩年後復辦。
在1950年(昭和25年),祭典從「風箏揚放祭典」改為現在的「濱松祭典」,並持續至今。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戰前,這個祭典有40到50個城鎮參與,但近年來,已有超過170個城鎮參加,並且有超過80個城鎮參與夜間的御殿屋台遊行。
此外,曾經中止的高中生參與活動,在1993年(平成5年)度再次復辦。
從字面上來看,無論年齡、性別,從兒童到老人,所有人都可以參加這個遍及全市的祭典,並且至今仍在不斷發展。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在能感受到初夏微風的中田島風箏會場,寄託著孩子們成長祝福的「第一隻風箏」飛向天空,而熱鬧而激烈的剪線大戰則是活動的亮點。
看點①開幕式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5月3日,上午10:00。
隨著煙火聲響起,宣布開幕,來自參與城鎮的巨大風箏同時高高飛向天空。
祭典總部前,舉著城鎮旗幟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
隨著「Oisho」的雄壯口號,展開激烈的Neri,為祭典的開幕增添氣氛。
看點②初凧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3日的初日,為了慶祝初子的誕生,並祈願其健康成長,會在凧揚會場放起「初凧」。
初子的名字與家紋書寫的風箏隨風高高飛起,隨後城鎮居民們以「Oisho!」的口號與陣列,並齊聲高唱萬歲,盛大地祝賀初子家族。
看點③喇叭隊
以高亢有力的音色,鼓舞初凧揚起、陣列及剪線大戰的「喇叭隊」。
除了大人的喇叭隊之外,以小學生為主的「兒童喇叭隊」也展現了練習的成果,並以充滿活力的演奏為祭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看點④兒童風箏揚起
5日是日本的「兒童節」。
因此,傳統的「兒童風箏揚起」將由浜松市內各城鎮的小學生體驗揚起大風箏。
看點⑤剪線大戰
各城鎮的居民激烈拉扯交織在一起的風箏線的「剪線大戰」,是祭典中最具看點的場面。
以4日和5日為中心,風箏場將展開激烈的戰鬥。
-欄位1:風箏尺寸與凧印(風箏標誌)
☆關於風箏尺寸
在風箏大戰中使用的風箏大小從2丈到10丈不等。
最佳的風箏大小被認為是在4丈到6丈之間。
1丈等於1.25㎡,或是12張傳統的日本美濃紙。
4丈等於2.4㎡(48張),6丈則為2.9㎡(72張),而10丈為3.64㎡(120張)。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關於凧印(風箏標誌)
這是指風箏上所繪製的文字或印記。
每個城鎮都有自己的印記,圖案通常源自城鎮名稱或是表達加強城鎮內部團結的心願。
以紅色和藍色為主,並採用簡單的設計。
-欄位2:服裝
只有穿著正規法被並附有徽章的成員,才能參加風箏揚起。
【半纏】穿在法被下方的內層衣物(也稱為內半纏)
【腹掛】腹掛是日本傳統工匠服飾的一部分。藍染、黑色、深藍色為主流,通常與鯉口襯衫搭配穿著。
【股引】與腹掛相同,藍染、黑色、深藍色為主流。
【地下足袋】建議與腹掛、股引保持相同顏色搭配使用。
【鉢巻】流行的是「鍬形戴法」或「喧嘩戴法」。
【法被】最上層穿著的是各城鎮的法被。根據規定,法被的長度需在膝上20cm以上。法被背部的印記,通常與凧印相同或進行了改編,其中也有些城鎮採用完全不同的圖案,展現出各町的多樣個性。
【帶】用來束緊法被和半纏的帶子。有角帶和捲帶兩種。
當天色昏暗時,祭典會場將移至市中心。
華麗的御殿屋台巡遊展開,將濱松市區染上祭典的色彩。
看點①御殿屋台巡遊
下午六點。浜松市中心街各町自豪的精緻雕刻和華麗裝飾的御殿屋台接連登場。
美麗的燈光照亮了屋台,增添了更多的華麗感。屋台依次排列在鍛冶町通等主要街道上,隨著鼓樂聲的節奏緩緩前進。
看點② 祭囃子
在御殿屋台上演奏祭囃子的是小學生的孩子們。
身穿各町統一的服裝,臉上化著淡淡的妝容,孩子們默契十足地演奏出笛子、太鼓和鼓等優雅的音色。
看點③ 御殿屋台雕刻
▲圖片提供:濱松・濱名湖Tourism Bureau
以龍、唐獅子、風神雷神、七福神等各式各樣的雕刻裝飾而成的濱松御殿屋台,其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雕刻數量之多,每一台屋台上竟多達100到120件精美的雕刻作品,令人目不暇給。
巧妙地運用木材的木紋與直紋,搭配豐富的表現力,細緻地雕刻出充滿生命力的作品。
看點④ Neri
Neri是與風箏、御殿屋台並列的濱松祭典的另一大亮點。
在風箏會場反覆進行的Neri,到了夜晚的屋台巡遊時達到了最高潮。
穿著法被、以滑步前進的一隊人馬,隨著「Oisho!Yaisho!」的掛聲,化作一股波浪般的熱潮,展開Neri的精彩場面。
在御殿屋台的燈光下,Neri的身影如同幻影般浮現,這一刻,整個町變成了興奮的熔爐。
-欄位1:屋台製作
濱松祭的屋台非常華麗,被稱為 「御殿屋台」,主要以櫸木、柏木等白木為材料。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展現木材表面的原貌之美。
它採用傳統技術製作,不使用一顆釘子,所有木材都是放在一起固定到位。
其結構越用越好,可滿足 100 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作為城鎮的驕傲和財產,每個城鎮都會精心對待、維護和保存。
各場地的活動時間表。
請注意,活動內容和時間可能會有所變更。
 ̄ ̄ ̄ ̄ ̄ ̄
濱松祭典是一個市民參與的節慶活動,具有濃厚的歷史和傳統色彩,可加強社區聯繫。
活動中有許多看點,例如拉華麗的御天爺攤位和激烈的剪線大戰。
每年的節慶都吸引大批人潮,並持續成為該地區的驕傲,讓遊客有難忘的體驗。
請前來參觀!
濱松祭典官方網站: https://hamamatsu-daisuki.net/matsuri/
成為奈良時代的貴族!在濱北萬葉節感受優雅文化
海之湖 HAMANA Jenne將會在每年秋天於濱名區萬葉之森公園舉辦的「濱北萬葉節」特別亮相!三位Jenne身著奈良時代的貴族服飾,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這次,我們將為您呈現少女們優雅裝扮的樣子,以及她們表演濱松萬葉節的重頭戲“曲水之宴”和朗誦萬葉詩的樣子。
Saya 和 Anna 表演者前往會場。
濱名湖直銷市場是一個線上購物網站,可直接從產地運送濱名湖周邊精選的美味食材!
您是否熟悉嚴選濱名湖地區的美味食材並配送至全國各地的線上購物網站「濱名湖直銷市場」?
這是一個線上購物網站,販售精心挑選的時令美味食材,包括當天早上加工的活鰻魚、神秘的白洋蔥、樹齡超過 20 年的柿子以及完全成熟的三日橘子。
只要看一下濱名湖直銷市場的官方網站,就會發現這裡有許多充滿生產者熱情的商品!本月的推薦是網路購物網站「濱名湖直銷市場」☆
只有知道的人才知道!舞坂漁港的Enbai早市。滿滿的都是美味的海鮮!
*本文於2019年5月14日發布。
我們重新發布此資訊是為了讓您了解這是什麼樣的活動。
請聯絡我們以獲取最新信息